索 引 号: pydn-2010010012 分 类: 信息公开年报
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2010年01月28日
标 题: 鄱阳县人民政府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鄱阳县人民政府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09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调研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县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条例》的各项要求,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09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领导和工作机构

  《条例》颁布后,县政府及时召开会议,对实施《条例》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确定政府办公室作为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保才任组长,县政府法制办、县信息化办公室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全力推进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分别由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指导推进全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由县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平台搭建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建设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等。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也都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成立或指定相应机构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乡镇也明确了具体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初步建立起县、乡(镇)三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

  二、开展《条例》学习和培训

  1、认真学习、调研。县政府先后派员参加市政府办室举办的《条例》培训和研讨会。广泛深入的学习培训,为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开展集中培训。为深入贯彻《条例》,我县还制定了比较系统的培训计划,县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连续举办四期培训班,对全县大部分单位的同志进行集中培训,讲解《条例》内容和意义、编制公开指南和目录的有关要求和软件使用方法等。

  3、广泛讲解《条例》。县政府办公室召开专门会议,对《条例》进行宣传。

  三、推进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

  1、制定工作方案。按照省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小组制定了《鄱阳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编制原则、主体、内容、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按照省《政府信息公开编码规范指南》有关原则,编制了各乡镇、县直部门、垂直管理单位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单位代码;向各单位配发“江西省政府信息公开系统软件”,从而使县、乡两级政府及其部门和有关单位可以使用统一软件,按照统一编码规则,分别组织录入信息并上网发布。

  2、强化指导督查。县编制工作小组督促各单位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及具体负责人(联系人),建立工作联系制度;从县监察局、县政府法制办、信息化办公室等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进一步加大对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力度,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分赴有关单位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县政府网站动态公布各单位最新进展情况。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按照要求,认真组织清理政府信息,并绘制主要行政职权或办事流程图,经审核后上网发布。

  四、建立相关工作机制

  县政府办公室编制下发了《鄱阳县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鄱阳县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鄱阳县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鄱阳县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鄱阳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度》、《鄱阳县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并以《鄱阳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的形式分阶段对各部门信息录入情况进行督促,并结合实际,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增设依申请公开受理点等措施,明确分工、细化步骤、优化流程,确保政府信息及时主动公开,信息公开申请及时办理反馈。加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政务外网建设。为了促进鄱阳县政务公开工作,推动行政审批服务高效运行,加强对行政审批各环节的监督,县政府决定借鉴外地先进地区经验,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电子政务外网同步建设,使软硬件和网络系统成龙配套,避免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五、完善政府信息发布渠道

  1、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网。开通了县政府信息公开网(http://www.poyang.gov.cn),设有“县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县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年报”、“县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各乡镇信息公开”共8个栏目,其中“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包括“政府领导”、“政府机构”、“人事信息”、“政府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提交人大报告”、“国民经济发社会展规划”、“财政预决算报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信息”、“政府会议”、“政府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建设”、“政府集中采购”、“应急管理”、“公告和新闻发布”、“民生公益”和“其他”共18个子栏目。

  2、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省政务公开办和省信息中心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通知》后,我县已及时对政府信息公开软件平台进行升级,并已经对县政府门户网进行改版,初步解决“两张皮”和重复录入问题。

  3、建设信息查阅场所。县行政服务中心按照《条例》要求,即将在办事大厅内辟出专门区域,添置查阅、复印等设备,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方便公众查阅。

  六、信息公开信息量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共发布信息3862条,其中,依申请公开数为零.

  目前,我县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因涉及秘密,不予公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流于形式,一些单位的政务公开不讲实际情况、实际内容和实际效果,只是作简单内容和简单形式的政务公开,使政务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走形式”状态。

  二是敷衍了事,一些单位的政务公开不作定时更换内容,只要上级不进行监督检查,下级的政务公开就不能根据新的情况更换上新的内容,使政务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老面孔”状态。

  三是缺乏管理,一些单位的政务公开不能得到领导重视,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工作机制,从而,使政务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无政府”状态。

  四是浅尝辄止,一些单位的政务公开不作深入研究,不能想方设法增加其内容、拓宽其渠道,也不愿意用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搞好政务公开,使政务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低水平”状态。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2009年,我们将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继续大力推进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搞好政务公开,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加强建章立法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等相关工作制度,抓紧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工作制度,对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年报编制、重大决策草案备案等政府信息公开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各个机关、部门和单位要制定相应的条例、条规或制度,使其政务公开做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细化和量化,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开展,逐步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政务公开是一项“阳光工程”,也是一项“廉政工程”,搞好政务公开,在较大程度上能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避免产生“暗箱操作”、钱权交易和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因此,党和政府要加强对政务公开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使各级领导干部要清楚地认识到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必要性,并且要知道政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要求等相关内容,统一思想,自觉地搞好本地方、本单位的政务公开;其次要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政务公开的一些基本常识,让他们参与进来,能主动、积极地对政务公开进行监督。

  三是要加强物质投入工作。搞好政务公开离不开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为了搞好政务公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尽量满足,保证政务公开在物质条件上不存在问题。

  四是要强加横向联系工作。政务公开与我们的领导、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紧密联系,搞好政务公开可以促进我们的领导、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质量。目前,我们的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财务监管、法律监督、法律服务、行政执法、行政管理、行政服务和市政服务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的解决办法之一需要搞好政务公开(含党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等),只要我们真正能搞好政务公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弊端问题。

  五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性事务,搞得好坏关键在于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检查,如果我们在每次的监督检查中都能做到认真、细致,并能奖惩逗硬,从而就能使被监督检查对象在今后的政务公开中做到认真、细致,并能尽量做好;反之,如果我们在每次的监督检查中都是马虎了事、没有奖惩而言,从而就会使被监督对象在今后的政务公开中马虎了事、搞形式主义。我们要加强对政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工作,事前要把政务公开纳入我们的领导、管理、监督和服务等工作目标任务之中,为此,配合县监察部门、目标管理部门加强对《条例》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鼓励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敦促各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及时受理认真处理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各类举报,投诉,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信息公开工作简报形式在全县进行通报。对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或奖励,对做得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批评或惩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政务公开。

  总之,县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将继续沿着五年来开创的信息化道路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做好当前正在推进的各项信息化工作,为我县信息化在2010年实现新突破而努力奋斗。

主办:鄱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鄱阳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赣ICP备0500954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280006      赣公网安备:36112802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