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pydn-2020040004 分 类: 鄱阳镇介绍
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2020年04月10日
标 题: 故事里的鄱阳一一隐身于鄱阳镇任家村的道教第七十二福地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故事里的鄱阳一一隐身于鄱阳镇任家村的道教第七十二福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鄱阳镇任家村的东北角隆起了几条山脉,一曰龙山,一曰虎山,一曰马蹄山。山上林木茂盛,飞禽走兽出没其间,每至夏秋上万只白鹤、灰鹤盘旋其上。该村东南方有波光粼粼的道汊湖,是个山灵水秀的地方。传说,晋元康二年(公元292年)王遥在马蹄山上白日飞升,得道成仙。因为山上有王遥骑马升天留下的马迹,此山又名马迹山。

       据逸闻载:“王遥,字伯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来到仙坛观修炼。治病不事符水针药,但用八尺布帕敷地,令瞑目坐上即愈。常佩雌雄二剑,分阴阳,日挥之。”

       在来马蹄山之前,王遥的居处常有一竹箧,长数尺,从没有打开过。有一天傍晚,天地昏暗,大雨如注。王遥命弟子钱永用九节杖担箧出行,用炬火引路,两人衣服皆不湿。将三十里许,登一小山,入石室中,有谢稚坚、繁阳子二仙在。遥开箧,取出古竹簧三枚,自鼓一枚,以二枚与仙并鼓。良久辞去,三簧仍纳箧中,让钱永担回来。二仙送出洞口对遥说:“卿当早来,无久住俗间。”遥答云:“早晚来也。”回家百天左右,在一个雨天的晚上,王遥燃火整装,先穿葛单衣,再戴葛巾,弃妻独担箧而去。又过了30多年,弟子见遥在鄱阳马蹄山中炼丹。

       在王遥飞升成仙后290年,有姓曹的道士在马蹄山建起了仙坛,祀王遥为真人,敕名为中元观。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改名罗浮观,所祈神曰罗仙,祷者挟木笔默告,笔自运书符咒方药。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改名延祥观。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经饶州知府叶砥举申请,敕名为仙坛观。仙坛观是鄱阳最早的寺观,也是鄱阳名气最响的道场。鄱阳旧志载此观为五十二福地,《江西考古录》载为七十二福地。

       王遥成仙后去了哪里?据《真诰》卷载:“鹿迹山中有绝洞……洞室四面皆有青白石,有石床、石塌。洞主有谢稚坚、王伯辽、繁阳子。”如此看来,王遥是找之前的两位仙人一起鼓簧去了。鹿迹山今属南徐州界,正对大名鼎鼎的茅山。

       1700多年过去,仙坛观的传说俯仰皆是。范仲淹也曾赋诗:“灵台拱上百神清,碧坞红霞相映明。曲径犹无青草合,乱峰时有白云生。亭亭翠纛高山矗,隐隐狂雷落石轰。待得九霄鸾鹤驭,玉书应改地仙名。”相传,马蹄山上有观宇、斗坛、药炉、丹井、方池等旧迹。丹井内曾清泉汩汩,后大府卿赵师铎浚井得一玉尺献于皇帝,井水才慢慢枯竭;方池内山泉翻滚,传说泉通星宿海,是王遥画符炼丹必取之水……

世俗的人们对于宗教的期待大多还停留在“有求必应”的阶段,真正渴求大解脱境界的人并不多。对于这些,仙坛观全部容纳了。宋朝状元彭汝砺据说就安葬在仙人炼丹药的药炉山(一说在浮之屏山),斯地至今仍遗留一大石龟,说是为状元驮墓碑的。而在普通世人的心目,马蹄山里里外外都是干干净净的,是一个如果有时间就该走一走的地方,哪怕不问道,就是去体验一下那份清凉也是好的。

主办:鄱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鄱阳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赣ICP备0500954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280006      赣公网安备:36112802000032号